“短刀+飞叠”亮相 差异化市场优势显现

热点2个月前发布author avatar我知百科©
0 0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 动力电池出货量也随之快速增长。近日 ,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在蜂巢能源盐城基地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 盐城基地作为首个“飞叠” 大规模应用的生产基地 , 为“飞叠” 在蜂巢能源其他基地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除盐城基地之外 , 蜂巢能源上饶. 成都基地也陆续引入飞叠设备。随着海外基地建设平稳推进 , “飞叠” 也将根据节奏规划“出海” 日程。

据蜂巢能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 盐城基地是蜂巢能源首个率先导入“飞叠” 技术的生产基地 , 分两期建设 , 整个二期项目包含9条“飞叠” 电芯产线和9条相应的模组PACK产线均正式投产 , 主要生产62Ah. 90Ah. 142Ah等主流短刀电池产品 , 在能量密度. 安全性. 性价比等方面极具优势 , 正在为吉利. 长城. Stellantis等客户大量供货。

据悉 , “飞叠” 产线集合了蜂巢能源最先进“飞叠” . 热复合. 激光直焊工艺. 0.35mm铝壳. 圆形光斑焊接. CCD等多种先进技术 , 采用全自动化. AI智能化生产模式 , 单条电芯产线最高生产效率可达24PPM , 即一分钟可以生产24支短刀电池 , 相较于国内主流的12-14PPM叠片生产线 , 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 不同于隔膜. 正极片. 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Z叠工艺 , “飞叠” 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 , 再裁切成片 , 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由此解决了长久以来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隔膜褶皱 , 极片掉粉. 错位等难题。此外 , “飞叠” 同时集成叠片 , 热压功能 , 减少设备占地面积. 产线成本的同时 , 大幅度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品质。

依托于“飞叠” 高效率. 高品质. 低成本制造优势 , 蜂巢能源整个盐城基地产能释放加速度。截至目前 , 盐城基地L400 62Ah短刀飞叠电芯已量产超过110万支 , 折合电池包11000+套 , 一期首条短刀飞叠产线产能利用率高达90% , 创造了短刀电池爬产效率新纪录。

经过过去几年的迭代与进化 , 由蜂巢能源提出的长薄短刀电芯+叠片工艺已经成为动力电池发展的主流趋势 , 并得到越来越多的主流电池企业的认可 , 包括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远景动力. 瑞浦兰钧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推出相应产品。

如何解决叠片工艺的生产效率 , 成为目前行业最为关注的焦点。据悉 , 蜂巢能源于2022年电池日发布的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飞叠 , 实现了0.125S/pcs的叠片速度 , 实现了效率与卷绕工艺的持平。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周佳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