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 , 仲量联行发布《2023中国长租公寓市场白皮书》。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表示 , 中国长租公寓的发展可以分为引入期. 发展期. 快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当前 , 市场迎来更多参与者. 产品和租赁客群更趋多元化等新现象 , 中国长租公寓市场已经步入“快速成长期” 。
人口趋势. 购房门槛. 政策导向以及年轻一代居住观念变化是长租公寓市场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截至今年上半年 , 上海. 北京和深圳三大城市长租公寓项目的平均入住率分别达到89%. 93%和96% , 长租公寓所承载的“刚需” 依然韧性十足 , 具有抗周期性的特点。
根据调研结果 , 20至29岁的租客占比最高 , 客户的年轻化推动了对小户型公寓需求急剧增加。尽管职场人士目前仍是主流 , 但高校学生和自由职业者对长租公寓的需求也呈稳步增长态势。从客户诉求来看 , 租客在选择长租公寓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区位和交通便捷性 , 在此基础上 , 租金合理且品质良好的公寓更具吸引力。从获客方式来看 , 自有渠道营销已经成为不少品牌开源节流的关键渠道 , 通过品牌官网. APP. 小程序等签约的租户占比达54% , 已经高于第三方平台(34%)及传统线下中介(12%)。不过 , 来自企业端的租户目前占比还只有16% , 表明企业租户市场还有很大开发空间。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 , 随着中国长租公寓市场步入快速成长期 , 强劲的租赁需求. 稳定的投资收益和资产流动性的不断增强让此类资产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根据仲量联行问卷调研结果 , 超九成投资机构计划在未来三年开启或追加长租公寓投资。而在发展模式上 , 重资产收购依然是主流 , 95%的投资机构选择购买存量资产 , 同时投资运营平台和租赁资产运营等模式也开始崭露头角。在运营方面 , 62%的投资机构会选择委托成熟的长租公寓品牌运营项目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过 , 据统计 , 55%的投资机构在收购项目后会选择开发自有品牌并由内部团队运营 , 另有29%的投资机构选择由第三方团队运营其自有品牌 , 显示出打造自有品牌将成为行业新趋势。
白皮书显示 , 首先 , 构建“产品力” 需要依托有效的项目研判系统 , 对项目的选址. 定位. 改造. 增值潜力等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市场参与者还需要整合不同业态 , 优化空间使用效率 , 提高坪效。其次 , 从建立直销渠道. 打造会员体系 , 到降低运营成本 , 减少对第三方渠道的依赖 , 精细化运营能力对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最后 , 因人制宜的产品开发能力也不可或缺 , 项目需要满足不同客群的租赁需求 , 并不断更新产品和服务 , 才能提高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公众影响力。
“中国长租公寓市场逐步走向专业化. 精细化. 规范化 , 不论是向内培育资管软实力 , 或是向外发掘蓝海新市场 , 各方参与者都需要协同合作 , 深入构建‘投融建管退’全生命周期闭环 , 才能确保行业行稳致远 , 实现高质量发展。” 仲量联行中国区投资及资本市场负责人庞树东总结说。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田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