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生态环境部召集50余家国内HFCs生产企业和相关协会举行会议 , 就2024年度HFCs氢氟碳化物配额实施初步方案进行了讨论。据了解 , HFCs氢氟碳化物配额正式方案即将由生态环境部公布。业内人士表示 ,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三代制冷剂生产企业 , 东阳光将迎来高景气发展。
三代制冷剂配额期临近
HFCs类物质作为第三代制冷剂近年持续占据我国制冷剂主导地位。第三代制冷剂以HFC-125. HFC-32和HFC-134a为主要代表 , 此三个品种约占整个HFCs产能和产量的80% , 其ODP值为0 , GWP值较二代制冷剂降低 , 目前在家用空调. 商用空调. 汽车空调等领域已得到广泛使用。据相关统计数据 , 三年平均下来全国HFC-32. HFC-125和HFC-134a配额预计分别为25万吨. 18万吨和20万吨 , 东阳光(600673)将获得的生产配额量居国内前五 , 在业内具有较强话语权。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 , 三代制冷剂有望复制甚至超越二代制冷剂10年1倍涨幅的趋势。在二代制冷剂实施配额生产时 , 三代制冷剂技术已经成熟且海外专利保护期已满 , 二代制冷剂削减的部分被三代制冷剂平滑替代。但由于四代制冷剂目前成本及价格远高于三代制冷剂 , 叠加四代制冷剂和配套制冷剂设备尚不成熟. 设备的成本高昂且与三代制冷剂设备完全不兼容 , 因此三代制冷剂涨价空间有望超越二代制冷剂涨幅。
目前 , 四代HFO制冷剂受到专利. 成本. 下游设备. 使用性能等多方面因素限制 , 距离大规模应用尚存诸多阻碍 , 第三代制冷剂HFCs将长期占据国内制冷剂市场主流 , 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将向行业龙头集中 , 据统计HFCs的CR5占比将超85%。业内人士分析称 , 随着制冷剂配额分配方案出台 , 预计2023年下半年行业有望触底反弹 , 迎来价差修复 , 同时在第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缩减和第四代制冷剂高成本. 应用受限的背景下 , 第三代制冷剂行业竞争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 , 迎来长期向上景气周期 , 带动行业公司业绩高速增。
业内人士表示 ,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的三代制冷剂生产企业 , 东阳光一直以来是格力. 美的. 海尔. 海信. 松下. LG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空调品牌的主力供货商 , 具备独特的地缘优势 , 叠加家用空调行情复苏. 第二代制冷剂配额持续缩减和第四代制冷剂高成本的市场格局 , 有望迎来高景气发展。
重点布局氯氟化工产业链
早在2004年 , 东阳光就布局了氯碱化工。氯碱化工是氟化工重要的上游产业 , 为完善氯氟化工产业链 , 发挥华南地区区域优势 , 拓展现有客户资源 , 东阳光选择进军氟化工制冷剂行业。公司现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有;年产25.5万吨烧碱. 21万吨氯气. 27万吨双氧水. 10万吨甲烷氯化物. 6万吨新型环保制冷剂 , 2023年年底即将建成2.5万吨/年氟树脂PVDF等项目。
公司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氯碱化工企业 , 新型环保制冷剂项目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之一 , 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新型环保制冷剂生产厂家 , 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 ;氟树脂PVDF项目是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的重点扶持项目 , 公司锂电池用PVDF产品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 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2023年底 , 氟树脂PVDF项目将扩产至2.5万吨项目 , 公司将成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 产业链最完善的氯碱化工基地 , 也将是最大的新型环保制冷剂和氟树脂PVDF. 氟精细化学品生产基地。
东阳光三代制冷剂先后申请专利50余项 , 其中自主研发的HFC-125催化剂先后获得2018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19年度广东省优秀科技成果奖. 2022年度中国氟硅行业专利奖优秀奖. 2023年度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 , 公司HFC-125产品运行周期长 , 催化剂寿命国内最长 , 产品品质优良 , 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公司PVDF技术和品质国内领先 , 目前已是宁德时代. 比亚迪等公司的主力供货商 , PVDF项目坚持走技术领先路线 , 现已储备下一代产品 , 预计推向市场后能占据锂电池高端领域市场40%份额。同时 , 东阳光已储备下一代制冷剂HFO-1234yf(四氟丙烯)技术 , 在含氟医药和农药精细化学品. 半导体用电子特气. 锂电池电解液. 数据中心氟化冷却液等方面公司也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 , 待时机成熟即启动项目建设 , 引领公司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