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方兴未艾 行业专家共话健康产业发展

热点4个月前发布author avatar我知百科©
0 0

日前 , 由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主办 ,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中小企业文化工作委员会.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商业法治文化分会以及维夏创业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23年企业创新与资本峰会” 在北京召开。

原卫生部副部长. 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殷大奎在会上表示 , 发展健康产业既是国家的战略 , 也是民众的需求 , 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家们必须要树立以人. 以健康为本的意识 , 一切发展都应围绕着促进和改善民众的健康服务。

殷大奎对医疗大健康企业提出了三点期待;第一 , 发展健康产业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 , 要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 像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区块链. 5G和人工智能等 , 促进医疗大健康行业升级;第二 , 健康产业要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相融合 , 发挥中国医学几千年来在维护. 促进民众健康方面的优势;第三 , 健康产业要积极跨界发展 , 进行多学科. 多行业甚至跨国界的联合。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 , “未来十年是医药行业的机遇期 , 随着人均收入增加 , 大家对健康的需求追求是上升的 , 而这种健康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徐洪才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 , 目标需要落实到每一个行业的参与者身上 , 尤其是医疗企业。医疗企业加大研发的投入 , 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 , 聚焦某一个方面. 某一个领域做精. 做深. 做细 , 这是我们企业要坚持的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汪昌云对资本进入医疗行业表示了乐观 , 他说;“大健康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主动开放 , 只有吸引更多专业人员才有可能促成产业转型发展。投资人对于医疗赛道也要持开放的态度 , 大健康的领域广泛 , 目前这个领域的人力虽然不少 , 但在未来老年化趋势如此明显的情况下 , 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未来能在这个领域能看到更多的风险投资 , 更多的技术专利 , 能够将我们这个行业整个生产力投资收益能提上来。”

中信证券投行部医疗健康组执行总经理王琦表示 , 2023第一季度 , 医疗板块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刚性需求反弹态势 , 医疗行业融资趋势整体向好 , 这与境内境外的资本市场对于医疗企业创新的支持分不开。

针对医疗投资的热点赛道 , 王琦表示;“第一 , 坚定看好创新药领域 , 根据美国的数据 , 创新药是占据了整个医疗市场的主导份额 , 国内创新药替代仿制药的趋势才刚刚兴起。第二 , 循着创新药的思路 , 给那些创新药企业提供研发服务的服务型机构也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上游的生命科学产业也是比较有前景的一个赛道。”

水木创投董事总经理颜祎提出自己比较看好的医疗企业标准 , 他说;“作为硬科技投资机构 , 我们选择企业的时候 , 首先会关注企业的技术 , 一定是具备高技术门槛 , 相较于其他同类产品有显著的创新或者全面创新。其次是 , 在医疗领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 临床需求解决能力是刚需。第三是团队 , 相对于大部分投资机构关注团队完整性 , 我们更关注团队的成长性 , 有成长性才能在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炜衡律所合伙人李可书对于目前正在或者准备融资上市的医疗机构提出建议;“从我服务大量医疗健康企业的股权结构设计. 股权激励及投融资并购的经验来看 , 医疗健康企业想上市 , 三个核心问题要注意;首先 , 做好技术创新是根本基础 , 只有真正过硬的技术才能吸引资本. 创业者和技术骨干。其次 , 制度创新是优化工具 , 通过股权激励. 股权结构设计等方式 , 提升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 让企业合伙人和骨干员工始终牢牢地团结在创始人周围。最后 , 资本是承载助力 , 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医疗大健康企业的研发对资金的消耗极大 , 只有吸引更多资金注入才能加速企业的研发 , 保证发展的动力 , 才能实现上市的梦想。”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张典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